公司动态
推动中国核电‘走出去’”为宗旨
日前,有媒体爆料称,2014年3月24日挂牌成立的“中国广核电力股份公司”正是中广核的上市平台,其将以核电站的运营为主业。
根据记者掌握的资料,去年,我国完成核电投资609亿元,同比减少22.4%,全年新增两台机组,共221万千瓦,分别是福建宁德一期工程1号机组以及辽宁红沿河核电一期工程1号机组。
而目前业界公认将于2014年启动建设的机组便已达到6台,约648万千瓦(“十二五”计划之内)。其中包括浙江秦山核电一期扩建工程1号机组、福建福清核电一期工程1号机组、福建宁德核电一期工程2号机组、辽宁红沿河核电一期工程2号机组、广东阳江核电1号机组和2号机组。
此外,3月中旬,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到宁德核电项目调研时曾指出:“国家大力发展核电的决心是坚定的,核电在未来国家经济发展、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碳排放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时,作为国家战略的执行者,各大企业也蓄势待发。
相较中广核,中核工业则显得高调许多,其董事长孙勤此前曾公开表示,中核打算在年内完成公开发行(IPO),融资目标为100亿元-200亿元。
也有业内人士从另一个角度向记者诠释了中核工业、中广核的上市动机,“上市也是混合经济的一种方式,国有资产接受公众、媒体监督,符合国家利益。同时,以上市公司面目示人,而非国有资产公司,也为核企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便利”。
融资渠道以外,中国核企长期投入积累的核电技术,开发、运营经验等也使之具备了的国际市场竞争优势。
以中广核为例,日前,该集团刚刚公开展示了包括中广核与中核集团共同研发的自主知识产权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适用于二代改进型和三代商用压水堆核电站的自主品牌先进燃料组件、多用途小型压水堆系列堆型等12项以“提升核电发展水平、推动中国核电‘走出去’”为宗旨,研发成功的核电重大科研成果。
与此同时,截至2014年3月31日,中广核拥有在运核电机组9台、总装机容量达到941万千瓦,占我国大陆在运核电总装机的59%。在建机组数量15台、总装机容量1772万千瓦,占我国大陆在建核电总装机的54%以上,居核电企业第一。
在业界看来,核电产业资金缺口主要来自于管理层提出的“核电‘走出去’”战略,而这恰是中核工业、中广核欲开拓二级市场融资渠道的初衷之一。按照国际原子能机构的预计,未来10年,除中国外,约有60台-70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开工建设。同样依照上文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综合造价约150亿元计算,未来10年国际核电市场规模将高达1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