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电线电缆的重要使用指标
导体电阻
导体直流电阻(20℃)是考核电线电缆的导体材料以及截面是否符合标准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电线电缆的重要使用指标。导体直流电阻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在于:
生产企业使用的导体材料质量不合格,例如使用含杂质的铜、铝材料;
生产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在生产过程中未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偷工减料,故意以小截面充大截面(亏方),以获取高额利润,造成导体实际截面积大大降低。
此外,电缆存放时间过长也会导致导体表面氧化,以及绝缘材料某些化学成分对导体的腐蚀,从而导致电阻不合格。
电缆结构尺寸
电缆结构尺寸不合格主要是绝缘厚度、绝缘偏心度、护套厚度达不到要求。主要原因在于:
生产企业为降低成本,挤出过程厚度控制在标准的下限,挤出厚度稍有偏差,便导致结构尺寸不合格;
生产企业在生产中没有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操作控制温度,挤出机控温过高,挤出量减少,容易产生偏心,造成薄点厚度不合格;
模具配置不当,如模间距选择不合适、模具的同心度未调整好;
生产企业在冷却工艺中没有严格按照工艺要求去执行或是冷却槽长度不够,从而造成绝缘和护套挤出后冷却不及时而偏心;
生产企业挤出机的控温精度不符合要求,挤出机螺杆转速不稳定或者牵引速度不稳定;
生产企业管理不规范,检验把关不严,没有对结构尺寸进行过程检验和出厂检验。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电网建设、农网改造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加快,处在行业上游的电线电缆生产企业获得了大量商机,订单不断。但与此同时,由电线电缆质量问题导致的火灾事故时常发生。
为此,线缆用户将矛头指向中小型电线电缆企业,认为他们是质量的“元凶”,规模型电线电缆生产商也认为中小型线缆企业是行业的“害群之马”。暂且先不纠结于“大型线缆企业生产的产品都是十全十美的”这种武断的定论,电线电缆产业确实因质量原因成为了自身走出国门的大障碍。
为了将2015年线缆质量风险系数降到低,中缆在线特将我国质监系统、工商系统官方网站公告的2014年度电线电缆抽检结果、国家电网2014年度公示的供应商不良行为公告进行整合分析,找出不合格产品的主要不合格问题。
综合整理发现:2014年度我国电线电缆市场产品通报的主要质量问题集中在导体电阻,电缆结构尺寸,绝缘、护套的机械性能,绝缘、护套的热失重,绝缘热收缩,绝缘热延伸,电缆标志九项内容。